時間: 2019-01-25 10:37
來源:
作者: 傅濤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論”作為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精髓要義之一,為環境產業指明了發展方向。2018年11月,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傅濤著的《兩山經濟》正式出版,對“兩山論”如何落地實踐進行了深度研究。2019 E20環境產業圈層總裁閉門年會上,傅濤總結《兩山經濟》的精髓部分,分享了“兩山經濟”視角下,生態環境產業的未來。分享內容將分為六篇文章推送,今日將推出前兩篇,本文為第二篇。
相關閱讀:
分享內容將分為六篇文章推送,今日將推出前兩篇,本文為第二篇,歡迎持續關注:
一、企業融資要十分理性,“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已經終結
2018年度,環境產業上市企業資本估值跌幅巨大,接近50%。中國的商業環境和資本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傅濤認為,這可能不是簡單的大跌,而是回歸正常估值,傳統環境產業是從仙界下凡了,這也將成為一種常態。
跌回凡間后,環境企業對資本市場可能會有一些新的思考。2019年,企業融資要十分理性,“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可能就要終結了。傅濤認為,資本收益被弱化,對于行業來講是利好的,讓環境產業終結資本套利的時代,讓企業回歸業務增長的本質,同時也讓企業資本戰略回歸業務戰略的助手。
資本戰略永遠是業務戰略的助手。傅濤認為,雖然強調要雙輪驅動,但沒有業務戰略的1,后面加多少個0都是空的。
二、生態環境治理絕不會給經濟發展讓路
關于2019年,有人預測,生態環境治理將給經濟發展讓路,也有很多人說生態文明戰略在降溫。
但需要正視的是,生態環境治理是政治任務,仍然是三個攻堅戰的核心。傅濤堅信,環保督察力度絕不會降低。實際上環境部已經在部署2019的督察工作了。環境問題是政治問題,拆除西安秦嶺別墅的新聞,也是中國在向世界證明,即便是在經濟增長出現危機的背景下,也絕不會要求環保讓步。
三、簡單依靠政府支付所支撐的環境產業時代已經過去
當然,現在面臨的困難也是實實在在的。經濟下滑,政府支付能力萎縮。同時,據E20研究院的調研顯示,很多政府的硬性支出也還沒有降下來。政府一面收入減少,一面減稅達20000億。
在這樣的背景下,簡單依靠政府支付所支撐的環境產業必然不牢靠。傅濤指出,環保行業躺在政府身上走過了黃金20年,未來必將會走上一個新的跑道。
從某種意義上講,資本市場并不是不相信環境產業,而是不相信政府的支付能力。單純依靠向政府要錢的環境產業跌回凡間是正?,F象。
環境股的下跌,就預示了單一政府支付上市估值模式的終結。
四、需要在九死一生中尋找一線生機
做企業家很累。小企業要做大很累,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和打拼。但做大企業的維系更累,要穩定行業地位,資本市場上的估值需要有預期,有股權激勵,因為員工和股東都在看著你。傅濤坦言,E20作為新三板上市公司,都感覺到了股權的壓力。只要有股東,就會對公司有預期。
編輯: 趙凡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 、首席合伙人 ;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E20聯合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校友聯合會執行會長;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 中廣核環保產業有限公司董事。
曾經負責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機構的多項水業改革的政策研究。著有《兩山經濟》 、《城市水業改革的十二個問題》、《城市水業改革案例與實踐》、《市場化進程中的城市水業》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