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6-08-26 14:27
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楊富春
繼首個PPP試點項目湖北荊門劇院落地后,荊門又有竹皮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楊樹港污水處理廠、沙洋縣鄉鎮污水處理廠、京山縣鄉鎮污水處理廠等10個PPP項目“次第開花”。記者近日探訪,建設現場一片繁忙。
PPP模式作為一種投融資模式的創新,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和效率。去年6月開始,荊門在全省率先建立PPP項目庫,已入庫項目123個,計劃投資1362億元,其中基礎設施類86個,計劃投資1090億元;公共服務類37個,計劃投資272億元。申報財政部綜合信息平臺項目19個,其中經審核通過納入該平臺項目10個,申報納入數位居全省前列。
荊門去年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州級的PPP專職機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中心,并結合實際制定9項PPP配套管理制度,從宏觀框架設計到微觀操作規程,包括合同文本指導、項目操作流程、項目庫管理、咨詢機構考核、社會資本選擇等,均出臺有規范性文件。
為強化縣(市、區)政府推廣PPP項目的主體責任和第一責任,該市還將PPP項目建設任務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確保PPP工作有人抓、能落實。在全國征聘26位PPP項目評審權威專家,組建PPP項目專家庫,確保咨詢有點、參謀有力、決策有方。
該市按照“市直表率、龍頭示范”“先行試點、全面推開”的原則和步驟,PPP項目推進明顯加快。今年啟動PPP項目26個,已落地10個,落地數位居全省第一,解決融資54億元。另外16個項目,年底前可分期分批落地開工,解決融資41.3億元。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