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

          首頁 > 新聞 > 正文

          中國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點評述與“十三五”研究展望

          時間:2017-05-22 10:39

          來源:水土保持研究

          作者:魏洪斌 羅明等

          “十三五”期間,應加強土地整治的景觀生態效應、土地整治的多功能性、土地整治工程技術標準以及土地整治監管運行機制方面的相關研究,進一步發揮土地整治在提高農業生產能力與促進城鄉統籌發展方面的作用。

          我國作為一個農耕燦爛文明的起源國,土地利用歷史悠久,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土地整治也以不同形式存在著,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66年西周時期的井田制度,但我國近現代的土地整治則起步較晚,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才出現土地整治活動的雛形。2008年土地整治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大規模實施土地整治,搞好規劃、統籌安排、連片推進”,第一次在中央層面提出“土地整治”的概念。

          “十二五”期間,國務院分別于2012年和2013年批準了《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和《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11—2020年)》,明確提出了土地整治的戰略布局和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成為國家及區域開展土地整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也是土地整治工作規范有序開展的基本依據,標志著我國“十二五”土地整治工作步入了全面實施階段。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經濟發展的轉型期,在國家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在新時期、新背景下土地整治將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搭建新型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的平臺。結合“十二五”期間土地整治工作實踐,及時總結土地整治取得的研究進展,為我國新時期土地整治的理論與實踐工作提供參考。

          “十二五”以來我國土地整治工作不斷推進,根據《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當前我國土地整治主要內容為農用地整治,農村建設用地整治,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土地復墾,土地開發等。土地整治作為對低效、空閑和不合理利用土地的專項治理,在保護耕地和節約用地,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土地可持續利用方面取得重要成效。

          國內學者對此也開展了大量研究,本文以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為文獻檢索平臺,以篇名或關鍵詞中包含“土地整治”或“土地整理”進行文章檢索,分析“十二五”期間土地整治領域的研究進展,展望“十三五”土地整治的研究趨勢,為“十三五”期間土地整治的內涵和外延進一步得到深化和拓展提供有效參考,滿足“十三五”期間土地整治行業發展的實踐需求。

          1、土地整治“十二五”研究重點

          當前土地整治主要包括五種類型:農用地整治是以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為主要工程,在增加耕地數量,提升耕地質量的基礎上,實現國家十三五提出的5300萬公頃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目標;農村建設用地整治主要是對農村宅基地的整治,針對農村空心化問題,依托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在促進人口向城鎮集中的同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城鎮工礦建設用地整治主要是對城鎮低效用地的再開發,通過開展“三舊(舊城鎮、舊廠房、舊村莊)改造”,引導產業結構升級,促進城鎮用地的空間布局優化,提高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土地復墾是土地整治的關鍵部分,是針對生產建設活動或自然災害對土地造成的破壞進行治理,通過土壤重構、地貌重塑等方式恢復損毀土地的生態平衡;土地開發主要是對宜耕后備土地資源開發,科學開發宜耕后備土地,在保證生態的前提下,對開發的新增耕地進行質量建設與管理,以確保耕地的數量質量平衡。

          1.1土地整治戰略理論研究

          “十二五”期間,土地整治在經歷幾十年發展后,其內涵、目標、范疇和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中國土地綜合整治的優勢(S)、劣勢(W)、機遇(O)與威脅(T)都不同于以往的歷史時期,土地整治逐步構建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技術支撐體系,成為推進城鄉統籌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根本需求,逐步明確了土地整治戰略的定位與目標,提出了土地整治戰略的任務,根據中國區域差異的特點,進行區域土地綜合統籌整治,實現全國土地整治的區域協調發展。

          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開始正式實施《全國土地整治規劃(2011—2015年)》,提出了“全域”土地整治戰略,范圍涵蓋了農用地、建設用地和其他土地,但當前中國處在社會經濟轉型期,中國城鄉土地的“二元結構”,使得開展農村土地整治成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戰略選擇,當前中國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的重點領域,應以農用地整治及宜耕土地開發為先導,以農村居民點用地整治為戰略重心,伴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鄉村土地利用發生劇烈變化,通過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可有力助推鄉村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的重構。學者的研究更加重視基礎理論分析和戰略設計研究,系統分析了土地整治的發展歷程、存在問題,探討了土地整治發展的理論視野、理性范式和戰略路徑,將土地整治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推進,通過系統回顧近20a土地整治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提出了中國未來土地整治戰略重塑與創新方向。

          1.2土地整治潛力與績效評價研究

          土地整治評價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整治潛力評價與土地整治績效評價兩個方面,農用地和農村建設用地是我國土地整治評價的重點對象。國內學者主要測算了農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潛力,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的農用地整治潛力,提出了耕地整治的質量潛力、生態潛力與經濟潛力;綜合分析了中國近年來土地整治的實施成效,定量分析了中國農村土地整理的績效差異與影響因素,評價了中國土地整治項目投資、新增耕地的時空變化;從不同的視角,采用多種方法對土地整治項目的績效進行了評價,從農戶與村級領導滿意度,以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視角,采用物元可拓模型、IPOE(投入、過程、產出、結果)框架模型以及熵權可拓物元模型方法進行績效評價;土地整治效益評價主要圍繞著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三方面,為了使評價結果更具科學性,學者們評價方法不斷創新,采用直覺語言多準則決策方法、AHP與模糊綜合方法、假設檢驗法、能值分析法,建立了改進模糊層次模型、結構方程模型(SEM)、粒子群優化投影尋蹤模型以及基于格序結構、模糊模型識別、行為與結果的土地整治效益評價方法,此外學者還就土地整治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農業經濟增長、農戶土地利用效率、投入產出效率、田塊利用以及土地可持續發展的成效進行了評價。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win2kpoweruser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大全|国产网红主播视频福利首页|天天干天天天天干天天的中文|视频浏览黄色网站靠逼
          <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