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12-17 09:27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趙利偉
12月16-17日,由E20環境平臺和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2021(第十五屆)固廢戰略論壇”在深圳寶利來國際大酒店盛大開幕。這是固廢戰略論壇首次走出北京,在深圳舉辦。
2021年,恰逢“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之時,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征程的“十四五”開局之年。這一年,固廢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無廢城市”進入推廣新階段,“雙碳目標”下的市場大門即將開啟,循環經濟“十四五”規劃出臺,各類固體廢物的資源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固廢市場的主要拉動力,固廢行業來到了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的十字路口。
在上述背景下,本屆論壇以“高質量引領未來”為主題,以垃圾焚燒、市政環衛、有機固廢、土壤修復與填埋、固廢資源化為五大板塊,全面呈現固廢各細分領域版圖,攜手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行業領軍企業、高校學院及設計院、金融機構、行研機構及產業媒體代表,共同探討固廢領域在“雙碳目標”背景下,雙百跨越歷史階段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廣東省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楊雷,以及E20環境平臺創始合伙人、執行董事,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副主任張麗珍分別作開幕致辭。
徐海云
徐海云表示,中國城建院緊密圍繞國家城鄉建設政策導向與發展趨勢,為促進行業發展、地區城鄉建設提供信息、技術、資源等方面的支持。他指出,固廢治理 “一頭連著減污,一頭連著降碳”;固廢行業的轉型變革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是一場硬仗,要緊緊牽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堅持“三化”原則,聚焦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楊雷
楊雷對本次論壇在深圳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深圳努力走出了一條符合超大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活垃圾治理路徑,未來,固廢行業將在政策、技術、管理、商業機會等方面迎來巨大變革,深圳將繼續先行探索、先行示范,為固廢行業創造更多有益的經驗,讓深圳方案走向全國。
張麗珍
張麗珍代表主辦方對各位嘉賓的蒞臨表示熱烈歡迎。新時代各行業科技進步必將跨界帶動固廢產業的創新和變革,隨著整個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固廢產業也開始進入數字化、高效率、高效益升級的時代。本屆論壇希望助力固廢產業各界,強化高質量發展意識,構建良性產業格局,提升固廢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量,不負使命,不負時代,引領綠色低碳發展,支撐生態文明。
9點整,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廣東省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副局長楊雷,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中國環境保護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忠民,上海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瑟瀾,深圳能源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倬舸,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金鐸,綠色動力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仲夏,北京首創生態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曹國憲,上??岛悱h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焦學軍,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曹德標,美欣達集團旺能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宋平,浙能錦江環境控股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戚亮,重慶三峰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佳洪等業界14位大咖共同為論壇舉行啟動儀式。
隨著14位嘉賓按下啟動鍵,“2021(第十五屆)固廢戰略論壇”正式開幕
固廢行業的“雙碳計劃”——高質量發展之路
傅濤
E20環境平臺首席合伙人、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產學研中心主任傅濤分享了高質量背景下垃圾治理的重新思考。他指出,生態文明下垃圾處理呈現出新的趨勢,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未來的垃圾焚燒,主動對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需要發揮企業的責任與擔當。固廢產業已經到了引領世界和引領時代的時機,中國的垃圾焚燒是時候向中國遞交自己的中國名片。
王凱軍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國家環境保護技術管理與評估工程技術中心主任王凱軍從溫室氣體的控制歷史、中國溫室控制的策略、甲烷減排的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了內容分享,他分析了城市有機廢物、農業有機廢物、工業廢水和廢棄物產生可替代能源的潛力,關注我國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及甲烷排放情況。他認為,固廢行業可以取得后發優勢,是可以在“雙碳”、“甲烷減排“和“負碳”領域做出貢獻的行業!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