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

          首頁 > 新聞 > 正文

          固體廢物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中轉站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時間:2022-10-08 10:02

          來源:中國固廢網

          作者:張磊 陳偉浩

          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是城市綜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地對垃圾轉運的規模和精細化水平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現有垃圾轉運體系進行整合改造及功能升級勢在必行。隨著城市綜合管理改革走向縱深,環衛行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中轉站作為環衛系統的重要樞紐,未來仍大有可為。

          生活垃圾收運體系建設是城市綜合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發展和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各地對垃圾轉運的規模和精細化水平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對現有垃圾轉運體系進行整合改造及功能升級勢在必行。與此同時,城市土地資源緊缺也更加強調空間的集約利用和地下空間分層使用,地埋式、半埋式中轉站成為盤活土地資源的有效方式。而在“垃圾分類”和“環衛一體化”的時代大背景下,中轉站可立足自身樞紐功能進行多元化商業模式的探索。一方面通過建設融合大件垃圾破碎處置、裝修垃圾分揀破碎、可回收垃圾的分揀暫存、濕垃圾處理等功能的多種固廢分流處置中心滿足“垃圾分類”需求;另一方面通過配套建設公廁、城管驛站、環衛停車場等實現“環衛一體化”的業務拓展。隨著城市綜合管理改革走向縱深,環衛行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中轉站作為環衛系統的重要樞紐,未來仍大有可為。

          垃圾收運體系短板突出,城市環衛系統的迭代需求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經濟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增長迅速,現有的生活垃圾收運體系不能滿足需求,亟需對城市的運輸體系進行優化。城市生活垃圾的產生是分散的,而它的處理系統卻要求垃圾相對集中,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轉運的主要功能就是完成從分散到集中的轉換。目前我國最常用的垃圾運輸一般分為直運和轉運兩種模式。直運模式下,垃圾運輸車直接運送至對應的終端處理設施,適用于距垃圾收集點較近的垃圾處理設施;而在轉運模式下,運輸車輛將垃圾運輸到具有壓縮功能的中轉站后統一轉運,是在垃圾收集點和垃圾處理設施距離較遠情況下常用的垃圾運輸方式。

          在壓縮轉運模式下,中轉站建設的水平和質量也直接影響垃圾收運效率。我國現存生活垃圾中轉站總體設計規模偏小,且不具備壓縮功能,無法滿足滲濾液合理處理、密封化處置、負壓除臭和數字化監管等精細化管理要求。近年來,生活垃圾中轉站的合并、提升改造、異地新建以及轉運模式的提升是補足環衛基礎設施短板的重要措施??傮w趨勢表現為現有小型分散轉運模式向大中型集中轉運模式轉變,原小型生活垃圾中轉站逐步整合進行升級改造。新建大中型中轉站在設計前期除了滿足規范化收運的要求,同時具備“密閉壓縮、降噪除臭、滲濾液處理”的功能。

          新建大中型中轉站以及對現有中轉站進行提標改造將大幅提升城市管理水平,通過一次轉運、二次轉運可極大緩解城市垃圾轉運壓力。采用大噸位的運輸車輛可有效節省運輸過程中的人工成本和油耗水平,極大的降低運輸成本,具有良好的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生活垃圾中轉站的工藝比較

          目前生活垃圾壓縮轉運工藝大概分為水平壓縮和豎式壓縮兩類,總體上兩種工藝均較為成熟且應用廣泛。水平壓縮轉運工藝是利用推料裝置將垃圾推入水平放置的容器內,容器一般為長方體集裝箱,然后開啟壓縮機,將垃圾往集裝箱內壓縮。豎式壓縮轉運工藝即是將垃圾倒入垂直放置的圓筒形容器內,壓縮裝置由上至下垂直將垃圾壓縮,垃圾在壓縮裝置重力和機械力同時作用下得到壓縮,壓縮裝置與容器不接觸。水平壓縮工藝發展較早,早期的垃圾中轉站基本以水平壓縮為主,代表企業為“中聯重科”;豎式工藝于本世紀進入中國,代表企業為“中荷環?!?,經過20年的發展,特別是垃圾分類全面推廣以后,國內主要的垃圾壓縮設備制造商均推出了豎式工藝產品。

          微信圖片_20221008100524.png

          對于豎式壓縮工藝而言,由于具有占地面積小、能耗較低及滲濾液排放可控等方面的優勢已經得到了海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可,經過20多年的發展,豎式壓縮工藝已成為國內兩大主流壓縮工藝之一。據E20研究院觀察,目前中荷環保作為豎式工藝的領先企業,已為超過200座大中型中轉站提供了豎式工藝成套設備,日轉運規模超過9萬噸,占據了全國大中型生活垃圾中轉站的“半壁江山”,市場占有率遙遙領先!

          基于“智能化、可分類、多功能”的需求,中荷環保不斷創新,推出了基于AI、物聯網、大數據等多項技術的“豎式工藝4.0”?!柏Q式工藝4.0”是一種智能化、可分類轉運的先進工藝,垃圾收集車將已分類收集的垃圾卸入不同泊位的轉運容器內,再由轉運車將不同的容器轉運至不同的處置場所,為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奠定了良好基礎,整個壓縮轉運過程均通過中轉站智慧控制平臺統一控制,實現了壓縮過程的“全自動化”。

          以該工藝為基礎,根據不同的需求,中荷環??商峁┢竭M平出、高進低出等不同工藝類型的中轉站建設方案,尤其是高進低出工藝類型,是中荷環保應用最廣的工藝模式。

          微信圖片_20221008100611.png

          圖2 以容器為核心的豎式裝箱壓縮轉運工藝

          垃圾中轉站如何變“鄰避”為“鄰利”?

          當前城市的垃圾中轉站大多分布在市區人口密集區域,新建中轉站的選址問題成為項目落地的重要前提。全國幾乎每年都有建設垃圾中轉站而遭到居民反對的事件,如2015年5月,北京大興區金科天籟城小區擬建垃圾中轉站,引起附近相鄰小區居民強烈反對和抵制。如何將生活垃圾中轉站與周圍環境融合,解決“鄰避”問題,成為擺在政府管理部門面前的一道難題。鑒于此,高顏值的“地埋式中轉站”正在慢慢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時有效的解決了鄰避事件的發生。

          2021年,住建部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各地要根據地下空間實際狀況和城市未來發展需要,立足于城市地下市政基礎設施高效安全運行和空間集約利用,合理部署各類設施的空間和規模,推廣地下空間分層使用,提高地下空間使用效率。

          近年來,各大城市中轉站的建設和提標改造提上日程,其中地埋式中轉站成為地方政府重點支持的對象。如浙江省發布《浙江省生活垃圾中轉站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擬建/改造1528個垃圾中轉站。其中該《計劃》還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地埋式、半埋式中轉站,鼓勵建設與周邊建筑和環境相協調的花園式、多功能、多元化中轉站,實現規范、環保、智能、安全運作,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微信圖片_20221008100658.jpg

          地埋式中轉站(半地下、全地下)是在地上式中轉站的基礎上,將轉運作業區下沉至地下,將地下空間進行集約利用,這與中荷環保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中荷環保提供的高進低出工藝類型,充分進行地下空間的多層次利用,可實現卸料區域和轉運區域有效隔離,極大的提高轉運效率。其中,“半地下式中轉站”是在地上式中轉站的基礎上,將轉運作業區下沉至地下,可在站房屋頂上設置景觀綠化及休閑花園,對城市周邊環境無影響,還可增加城市綠化面積,美化環境;而“全地下式中轉站”是將整個工作區域完全建設在地下,站房上可設計花園廣場,通??山ㄔO在公園、廣場、城市公共綠地的下方,化“鄰避”為“鄰利”,解決垃圾中轉站選址問題。但實踐中,由于全地下模式建設成本過高,尚未得到全面推廣。

          E20研究院認為:在城市用地極度緊張的發展模式下,地埋式中轉站在盤活土地資源,實現基礎設施豎向分層布局具備一定優勢。同時,地埋式廚余垃圾處理廠、嵌入式污水處理設施等在打開城市地下空間利用方面取得顯著成果,相信未來以中荷環保為代表的豎式中轉站將越發得到市場的認可。

          微信圖片_20221008100723.png

          半地下屋頂花園式站運站-上海靜安垃圾中轉站(左)

          全地下花園式中轉站-合肥蜀山中轉站(右)

          中轉站未來發展趨勢及商業模式探討

          自2017年我國強制實施垃圾分類政策以來,當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丁笆奈濉背擎偵罾诸惡吞幚碓O施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基本滿足地級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轉運、分類處理需求。在此背景下,要求中轉站能夠實現分類轉運,也意味著壓縮方式和運輸方式也應作出相應的改變,構建完善的轉運體系將徹底杜絕“先分后混”的瘧疾。有條件的地方可配套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可最大程度的提高資源化利用率。垃圾分類將有害垃圾強制分出,由于有害垃圾屬于家庭源危險廢物,應嚴格按照危險廢物收集、運輸及處理的要求執行,進入合格的終端處理設施,中轉站設立有害垃圾臨時貯存場所成為必須。

          隨著環衛一體化浪潮迭起,可圍繞現代化中轉站進行商業模式的創新。一方面可以作為多種固廢的分流處置中心,將大件垃圾破碎處置、裝修垃圾分揀破碎、可回收垃圾的分揀暫存、濕垃圾處理等功能融入生活垃圾中轉站。另一方面,中轉站還可配套建設公廁、城管(愛心)驛站、環衛停車場(含充電場所)等,充分發揮中轉站的樞紐功能。與此同時,將現有的分散轉運模式向大中型集中轉運模式轉變,對現有小型中轉站逐步整合升級,轉變為環衛工人休息驛站、垃圾分類宣傳站等公益場所,具備條件的地區可改造為具有分類壓縮、分類轉運的轉運設施。在此背景下,以大中型生活垃圾中轉站為垃圾清運的主要樞紐,小型中轉站為配套的現代化城市環境管理新格局將初步形成,這對于垃圾清運效率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生活垃圾的收費機制尚不完善,多數城市的垃圾處理費用仍由財政全額支出,市民作為生活垃圾的制造者,并未真正承擔其“污染者付費”的責任。而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按照產生者付費原則,產生主體承擔清運費用,由終端處理設施集中處理。中轉站納入該類固體廢物,由于付費主體的不同,其商業模式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是投資項目成敗的關鍵,在取得特許經營權的同時應確定項目的服務邊界,保證資源化產品的銷路問題,形成商業閉環。從商業角度看,新建中轉站通常采用特許經營和PPP模式(此處暫且不論在環衛領域采用特許經營的合規性)由中標單位負責中轉站的建設、運營及維護。對于存量中轉站的提標改造市場參與主體可采用ROT、TOT等模式實行市場化改造,還可以與前端清掃保潔或末端處理進行一體化運營。

          中荷環保副總裁潘楓表示,傳統的生活垃圾中轉站未來將向綠色、集約轉型,探索地埋式、半埋式中轉站,鼓勵建設與周邊建筑和環境相協調的花園式、多功能、多元化中轉站,鼓勵同步配套建設大件垃圾、裝修垃圾和園林廢棄物等處置設施。有條件的可與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公廁、城管(愛心)驛站、環衛停車場等合建綜合體,開辟垃圾分類宣教科普基地專區。

          當前中轉站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預計“十四五”期間各地區新建大中型中轉站和改造升級小型中轉站等項目將快速釋放。在“垃圾分類”和“環衛一體化”的時代大背景下,中轉站可立足自身樞紐功能進行多元化商業模式的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

          微信圖片_20221008100755.png

          作者:

          E20固廢產業研究中心 張磊

          傳播中心 陳偉浩


          編輯:李丹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win2kpoweruser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大全|国产网红主播视频福利首页|天天干天天天天干天天的中文|视频浏览黄色网站靠逼
          <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