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

          首頁 > 新聞 > 正文

          18部門發文!職能部門強化“一崗雙責”抓環保,環境治理“真需求”回來了嗎

          時間:2022-11-10 16:12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劉詩萌

          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環保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過去十年間,生態環境保護立法力度空前提高,生態文明制度密集出臺,監管執法力度、法律制度實施效果也前所未有地提高。而未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環境保護責任仍將進一步強化。

          《華夏時報》記者從生態環境部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8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推動職能部門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下稱《意見》),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明確生態環境保護具體事項牽頭部門等七個方面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職能部門必須按“一崗雙責”的要求抓好工作,從講政治的高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不斷建立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制度體系。

          “明責知責是履職盡責的基礎和前提。隨著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進一步深化,各部門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明晰、監管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特別是涉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職責進一步明確。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涉及面廣,具體事項繁多,有必要從制度上進一步明確?!鄙鷳B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

          “一崗雙責”制度化落實

          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各相關部門要履行好生態環境保護職責,誰的孩子誰抱,管發展的、管生產的、管行業的部門必須按“一崗雙責”的要求抓好工作。

          四年后,“一崗雙責”終于得到了制度化的落實?!兑庖姟窂闹醒牒偷胤絻蓚€層面,規定了生態環境保護具體事項牽頭部門。在中央層面,承擔重要生態環境保護職責的18個國務院有關職能部門要根據“三定”規定和責任清單確定的相關職責,梳理有關法律法規及政策文件,明確本部門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具體事項并依法依規向社會公開;在地方層面,省級黨委和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完善本地有關職能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梳理確定生態環境保護各具體事項的牽頭部門并向社會公開。通過梳理細化,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事項落細落小、落到具體責任牽頭部門,切實做到事情有人管、責任有人擔、能力有保障。

          此外,《意見》還明確了地方黨委和政府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責任。2019年,在《求是》雜志上發表的“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一文中,習近平強調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是本行政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對本行政區域的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要做到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要環節親自協調、重要案件親自督辦,壓實各級責任,層層抓落實。

          《意見》進一步要求,省級黨委常委會、政府常務會應定期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聽取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分管領域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省級政府領導班子成員要組織分管的有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決策部署等,并加強督促檢查。市、縣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有關職能部門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督辦,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以及政府分管負責同志除定期聽取匯報、組織協調外,還應根據實際情況到現場開展督查督辦或牽頭負責推動落實。

          提振環保行業“真需求”

          此前,生態環境部曾經多次在中央環保督察中指出中央、地方存在“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的現象。

          例如,2021年1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國家能源局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國家能源局存在“管行業必須管環保的要求落實不力”問題,而國家能源局在整改方案中也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抓緊抓實抓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形成“上下聯動、相互配合”“主動監管、主動作為”的制度安排,落實好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責任。

          又如,2020年5月,中央第六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青海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青海省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落實不到位,青海省林草、發改、能源、工信、住建等部門均一定程度上存在履職不到位的問題,其下轄海北州門源縣、海南州、玉樹州等地也存在類似問題;中央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2021年2月向北京市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一些部門落實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還有差距,北京規自委、永定河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辦公室等部門均被點名。

          而《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壓實這些中央和地方職能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斑@是一個強化政府環境責任的文件,確實有一定的突破,主要是盡力打破行政管理的分割,讓每個管理條線都有環境保護的責任?!盓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總體來看,《意見》對環境治理的真需求有一些提振作用,但是受制于地方財政緊縮的當下條件,環保產業本身也需要變革,否則需求依然難以落為業務。

          8月,生態環境部科技與財務司司長鄒首民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疫情的影響下,中央財政對生態環境資金投入持續增加,體現了中央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2022年中央財政對大氣、水、土壤3個污染防治資金和農村環境整治資金共安排621億元,較2021年增加49億元。



          編輯:趙凡

          • 微信
          • QQ
          • 騰訊微博
          • 新浪微博

          相關新聞

          網友評論 人參與 | 條評論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010-88480329

          news@e20.com.cn

          Copyright ? 2000-2020 http://www.win2kpoweruser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固廢網 版權所有

          全部免费毛片在线大全|国产网红主播视频福利首页|天天干天天天天干天天的中文|视频浏览黄色网站靠逼
          <listing id="tbdl9"></listing>

            <i id="tbdl9"><address id="tbdl9"></addres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