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濤】第三十六期:如果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取消補貼……
本期節目摘要:
在垃圾焚燒行業,大家都比較關心兩個核心話題,一個是垃圾焚燒補貼價格的波動對環境產業的影響,尤其是對焚燒企業的已有項目、新增項目的影響。還有就是也會關心垃圾分類以后,對我們環境產業已有設施的影響。
各位聽濤的觀眾,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濤。
在垃圾焚燒行業,大家都比較關心兩個核心的話題,一個就是垃圾焚燒補貼價格的波動對環境產業的影響,尤其是對焚燒企業的已有項目、新增項目的影響。還有就是也會關心垃圾分類以后,對我們環境產業已有設施的影響。
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的波動
對于這個補貼價格的取消,討論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其實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在探索取消這個補貼的問題。他們認為垃圾焚燒價格的補貼是為了驅動這個行業的臨時性政策,不可能成為一個長期政策。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合同簽的服務期限,PPP項目,早期的叫BOT項目,本身都是在20年以上,很大一部分在30年。而且當時的報價是基于有這個補貼的報價,如果取消這個補貼,理論上講,我們的測算模型會有巨大的差異。那么取消補貼從一個政府守約的角度來說,這個價格,這個補貼的費用就必須落到地方政府身上。
當然很多人認為補貼不公平,這是因為有焚燒爐的城市大部分是大城市,都是富裕城市,這個補貼哪兒來的呢?補貼是由中央財政通過電價的方式補貼下來的,相當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一種形式,就是把轉移支付給到了富裕的地方。這也是取消它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真正的貧困地方,內地省區垃圾焚燒的量是比較少的。絕大部分,90%以上集中在發達地區。
混改補貼政策如果取消會帶來什么
我也認為這個取消是大勢所趨。從政策角度來說,取消它體現了社會的公平。但這個產業目前賴以生存的項目,取消以后就有兩個出路。一個出路就是由地方政府財政來進行負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出路,另外一個就是要相應的打開服務邊界的延伸,就是重新簽訂這個服務合同。因為一個是技術在進步,一個垃圾主分也在發生變化。
但對一個公司來說,我們形成一個特許經營的封閉體系,我是不希望在合同期間出現大的變化的。
但我從政策估計來說,尤其是疫情之后,我們2019年減稅兩萬多億,2020年的減稅力度不會亞于2019年,因為疫情嚴重打擊了我們的實體經濟的盈利水平。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中國政府的減稅是在所難免的。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在準備過緊日子,那么這個取消就可能是一個時機。對于地方政府,如果不能補上這個窟窿,那么就可能變成應收賬款,像我們的生物質發電一樣。已經形成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進入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或者招標完的項目,理論上講,政府是不能違約的,但是一定程度上會成了應收賬款,可能期限會一年、兩年,甚至會更長。另外一部分,可能會有地方財政,財力比較好的會補上。
第三條路,剛才說的,利用兩山理論能夠增量地把這個成本消納在我們的系統優化中間。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新的合同的設計。
我認為未來新的垃圾焚燒項目,再設定這種補貼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但是政策沒有落地之前,大家目前按著這個方式去做。我也覺得,新增的垃圾焚燒項目的投標,企業要慎重,要充分考慮只從服務費上獲得收益的可行性有多大?;蛘哒f,就是按照現在的價格發電,不按照補貼價格,按照正?;鹆Πl電價格發電能不能實現盈利。實際上是需要認真核算的。
利好消息:垃圾分類
但另外還有有利因素,就是垃圾分類的興起,其實再加上我們焚燒爐前的人工分類,未來的流化床,我認為有它的適應性。因為它的熱效率比爐排爐要高,它的很多的弱項,其實有的時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它會有些變化。我也相信垃圾分類的這件事情,對新增流化床是個利好消息。我覺得可能在未來的一個時期里頭,流化床會仍然成為我們的主流技術之一。其實2017年,爐排爐和流化床都成為我們的推薦技術,中國現狀并沒有放棄流化床技術,它有它的適用性。我也相信隨著流化床技術的不斷改進,在邊界的不斷提高中間,會有它的一個生存空間,而且可能會在某些局部表現出比爐排爐更好的發展,但是爐排爐目前是我們垃圾焚燒的第一主流技術,這是不可否認的。
剛才我談到了環境產業天生就是一個跟政策高度敏感的產業形態,每一個政策的波動都會讓我們的產業供給產生變化。但是我們另外一方面,由于我們對資金的依賴,我們用項目融資的方式,所以造成了我們又需要固化一些單元,尤其是一些PPP項目,被固化了20-30年,邊界不能動,一動以后就影響我們的項目融資,實際上這是行業一種矛盾。我們現在已經有幾千個PPP項目的存在,無論是市政污水,還是垃圾領域,這兩個領域最多,其實面臨一些適應性的調整。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
相關視頻
-
郭仕達:蘇伊士更加專注在華核心業務,將在關鍵增長市場中大顯身手2021-01-26 播放:3651
-
碧水水務模塊化污水處理裝備入選《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20年版)》2021-01-26 播放:3267
-
【易周刊】第二十九期 數據觀察:2020年固廢、環衛市場回顧2021-01-27 播放:3915
-
【易周刊】第三十期 智能水表應用經驗與體會分享——長沙供水為例2021-01-27 播放:13458
-
【聽濤】第三十六期:如果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取消補貼……2021-01-27 播放:5110
-
【聽濤】第三十七期:從錦江的發展看垃圾焚燒技術路線的起伏2021-01-27 播放:8377
本期節目摘要:
在垃圾焚燒行業,大家都比較關心兩個核心話題,一個是垃圾焚燒補貼價格的波動對環境產業的影響,尤其是對焚燒企業的已有項目、新增項目的影響。還有就是也會關心垃圾分類以后,對我們環境產業已有設施的影響。
各位聽濤的觀眾,大家好。我是E20的傅濤。
在垃圾焚燒行業,大家都比較關心兩個核心的話題,一個就是垃圾焚燒補貼價格的波動對環境產業的影響,尤其是對焚燒企業的已有項目、新增項目的影響。還有就是也會關心垃圾分類以后,對我們環境產業已有設施的影響。
垃圾焚燒發電補貼政策的波動
對于這個補貼價格的取消,討論已經有兩年時間了,其實國家有關部門一直在探索取消這個補貼的問題。他們認為垃圾焚燒價格的補貼是為了驅動這個行業的臨時性政策,不可能成為一個長期政策。
但是遺憾的是我們的合同簽的服務期限,PPP項目,早期的叫BOT項目,本身都是在20年以上,很大一部分在30年。而且當時的報價是基于有這個補貼的報價,如果取消這個補貼,理論上講,我們的測算模型會有巨大的差異。那么取消補貼從一個政府守約的角度來說,這個價格,這個補貼的費用就必須落到地方政府身上。
當然很多人認為補貼不公平,這是因為有焚燒爐的城市大部分是大城市,都是富裕城市,這個補貼哪兒來的呢?補貼是由中央財政通過電價的方式補貼下來的,相當于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一種形式,就是把轉移支付給到了富裕的地方。這也是取消它的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真正的貧困地方,內地省區垃圾焚燒的量是比較少的。絕大部分,90%以上集中在發達地區。
混改補貼政策如果取消會帶來什么
我也認為這個取消是大勢所趨。從政策角度來說,取消它體現了社會的公平。但這個產業目前賴以生存的項目,取消以后就有兩個出路。一個出路就是由地方政府財政來進行負擔,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出路,另外一個就是要相應的打開服務邊界的延伸,就是重新簽訂這個服務合同。因為一個是技術在進步,一個垃圾主分也在發生變化。
但對一個公司來說,我們形成一個特許經營的封閉體系,我是不希望在合同期間出現大的變化的。
但我從政策估計來說,尤其是疫情之后,我們2019年減稅兩萬多億,2020年的減稅力度不會亞于2019年,因為疫情嚴重打擊了我們的實體經濟的盈利水平。為了刺激經濟的發展,中國政府的減稅是在所難免的。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都在準備過緊日子,那么這個取消就可能是一個時機。對于地方政府,如果不能補上這個窟窿,那么就可能變成應收賬款,像我們的生物質發電一樣。已經形成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正式進入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或者招標完的項目,理論上講,政府是不能違約的,但是一定程度上會成了應收賬款,可能期限會一年、兩年,甚至會更長。另外一部分,可能會有地方財政,財力比較好的會補上。
第三條路,剛才說的,利用兩山理論能夠增量地把這個成本消納在我們的系統優化中間。但實際上,這是一個新的合同的設計。
我認為未來新的垃圾焚燒項目,再設定這種補貼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小,但是政策沒有落地之前,大家目前按著這個方式去做。我也覺得,新增的垃圾焚燒項目的投標,企業要慎重,要充分考慮只從服務費上獲得收益的可行性有多大?;蛘哒f,就是按照現在的價格發電,不按照補貼價格,按照正?;鹆Πl電價格發電能不能實現盈利。實際上是需要認真核算的。
利好消息:垃圾分類
但另外還有有利因素,就是垃圾分類的興起,其實再加上我們焚燒爐前的人工分類,未來的流化床,我認為有它的適應性。因為它的熱效率比爐排爐要高,它的很多的弱項,其實有的時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它會有些變化。我也相信垃圾分類的這件事情,對新增流化床是個利好消息。我覺得可能在未來的一個時期里頭,流化床會仍然成為我們的主流技術之一。其實2017年,爐排爐和流化床都成為我們的推薦技術,中國現狀并沒有放棄流化床技術,它有它的適用性。我也相信隨著流化床技術的不斷改進,在邊界的不斷提高中間,會有它的一個生存空間,而且可能會在某些局部表現出比爐排爐更好的發展,但是爐排爐目前是我們垃圾焚燒的第一主流技術,這是不可否認的。
剛才我談到了環境產業天生就是一個跟政策高度敏感的產業形態,每一個政策的波動都會讓我們的產業供給產生變化。但是我們另外一方面,由于我們對資金的依賴,我們用項目融資的方式,所以造成了我們又需要固化一些單元,尤其是一些PPP項目,被固化了20-30年,邊界不能動,一動以后就影響我們的項目融資,實際上這是行業一種矛盾。我們現在已經有幾千個PPP項目的存在,無論是市政污水,還是垃圾領域,這兩個領域最多,其實面臨一些適應性的調整。
欄目簡介:
《聽濤》:E20環境平臺首檔視頻欄目。
以個人視角來敘述環境產業里的主流企業,評價企業領袖人物,講述企業發展故事,梳理產業脈絡,揭示發展規律,啟發產業同行。
主講人:傅濤
E20環境平臺董事長、首席合伙人;E20研究院院長;清華海峽研究院生態中國創新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兼職教授;《兩山經濟》、《環境產業導論》作者。
欄目定位及形式:知識類視頻節目
4月13日起首播,每期時長10分鐘左右;
后期還將推出關于環境產業發展歷程、趨勢的系統內容,以及對當下熱點話題的深度剖析。
傅濤親自講述,依托E20環境平臺20年來和環境產業的同行發展,及其本人20年來的深入研究及實踐,無論是宏觀政策還是微觀企業,無論是公開資料還是私人交往,均信手拈來,并融入自己獨特的觀點。